本文摘要:
1、正以处心,廉心律已,忠以事君,恭以事长,信以接物,宽以待下,敬以处事,此居官之七要也。——明·薛碹《薛文清公从政录》2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,民不平吾能而服吾公。 公则民不敢慢,廉则吏不敢欺。——《清碑·官箴》3、欲学廉介,必先知足。 观于各处灾黎各处饿莩,则吾辈之安居衣食,已属至幸,尚何奢望哉,尚敢暴殄哉。——清·曾国藩《劝戒浅语十六条》4、惟俭可以养廉,惟勤可以生明。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,即是做好人的命脉。
1、正以处心,廉心律已,忠以事君,恭以事长,信以接物,宽以待下,敬以处事,此居官之七要也。——明·薛碹《薛文清公从政录》2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,民不平吾能而服吾公。
公则民不敢慢,廉则吏不敢欺。——《清碑·官箴》3、欲学廉介,必先知足。
观于各处灾黎各处饿莩,则吾辈之安居衣食,已属至幸,尚何奢望哉,尚敢暴殄哉。——清·曾国藩《劝戒浅语十六条》4、惟俭可以养廉,惟勤可以生明。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,即是做好人的命脉。

——清·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全集》5、欲请廉字,须从俭字下光阴。用人宜少,官气宜轻,常如教官衙门规模。所出既少,所人自可不苟。
——清·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全集》6、勤、廉二字看似乎浅,实则获上在此,信友在此,服民亦在此,舍此二字,上司即偶然青盼,亦不能久;欲求寅僚之佩服,黎民之恋慕,即袭取于偶然,亦不行得矣!——清·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全集》7、该将官阶日大,责任日重,须常记勤恕廉明四字。勤以治事,恕以待人,廉以服众,明以应务,四字兼全,可为名将,可为好官。岂论文武巨细,随处皆行得通。
——清·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全集》8、欲服军心,必先尚廉介;欲求廉介,必先崇朴实。不妄花一钱,则一身廉;不私用一人,则一营廉。——清·曾国藩《劝戒浅语十六条》9、居官四败曰:昏惰任下者败,傲狠妄为者败,贪鄙无忌者败,反覆多诈者败。——清·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全集》10、为政之道,得人治事,二者并重。
得人不外四事,曰广收、慎用、勤教、严绳;治事不外四事端,曰经分、纶合、详思、约守。——清·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全集》11、一丝一粒,我之名节;一厘一毫,民之脂膏。宽一分,民受赐不止一分;取一文,我为人不值一文。谁言外交之常?廉耻实伤!倘非不义之财,此物何来!——清·张伯行《禁馈送檄》12、贪官之弊易除,清官之弊难除,实缘贪官坏事,人皆怨恨,乐于纠正;清官误事,人犹信重,碍即更张也。

——清·鄂尔泰《论用人疏》13、人只一念贪私,便销刚为柔,塞知为昏,变恩为惨,染洁为污,坏了一生人品,故昔人以不贪为宝。——清·陈弘谋《从政遗规》卷下14、昔人有言曰:“大法小廉。”大臣能廉,仅得其半。
非廉无以行法,非法无以佐廉。——清·陈弘谋《从政遗规》卷下15、大臣不廉,无以率下,则小臣必污;小臣不廉,无以治民,则民俗必坏。层累而下,诛求而已,害必加于黎民而患仍中于邦家,欲冀太平之理不行得矣!——清·王永吉《御定人臣儆心录》16、严下吏之贪,而不问上官,法益峻,贪益峻,政益乱,民益死,国乃以亡。
——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》卷二十八17、为政戒贪,贪利贪,贪名亦贪,勿骛声华忘政事;养廉惟俭,俭已俭,俭人非俭,还从宽大保廉隅。——清·薛慰农署杭州府衙联18、庙堂之上,以养正气为先;海宇之内,以养元气为本。——清·金缨《格言联璧》19、人之心胸,多欲则窄,寡欲则宽。
人之心境,多欲则忙,寡欲则闲。人之心术,多欲则险,寡欲则平。人之心事,多欲则忧,寡欲则乐。
人之心气,多欲则馁,寡欲则刚。——清·金缨《格言联璧》20、律已宜带秋风,处世需带东风。——清·金缨《格言联璧》。
本文关键词:给,文章,润色,格言,天博app下载安装,警句,20条,写,质料,必备,、
本文来源:天博app下载安装-www.hujiangjg.com